20111220當人人不再談台股 才見底部
隨著台股疲軟不振、成交量萎縮,現在到號子看看,會發現看盤的人明顯少了;深夜去看看超商書報架,或許也會發現賣不掉的晚報份數多了,還有相關理財雜誌還是厚厚一疊,少有人掏錢購買。
投資市場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擦鞋童理論(shoeshine boy theory),是1927年由甘迺迪家族的約瑟夫.派屈克.甘迺迪(Joseph P. Kennedy, Sr.)所提出,意思是說當擦鞋童都在討論股票投資時,就是股市在相對高點、風險大增的時候。
當然,我們不是指到號子看盤、買晚報看證券新聞的投資人就有如擦鞋童、都是菜籃族。這些投資人很多都是認真研究產業變化、技術指標,更沒有投資人會拿自己辛苦的血汗錢開玩笑。
只是投資最容易在群體氣氛裡迷失,就算明知歐債風暴延燒短期間不會停、中國經濟確定著陸,在號子裡聽著、看著螢幕裡的股市頻道中,所謂專家還是滿嘴利多,手拿的報紙版面上還是一堆法人告訴你要有信心、底部不遠,這種群體氣氛就會影響到正確的投資判斷。
此外,投資最怕道聽途說。在台股投資中不少人好為人師,熱中與他人分享為何買這檔股票的理由,甚至慘套也有說詞,試問這些大師當初都會錯判慘套,事後解釋是股價委屈、市場錯殺,這樣的分析怎能相信。
所以,當號子營業廳的人愈來愈少、晚報或證券刊物開始滯銷,那些常跟你大談股票經的朋友開始不談了,那台股才會見到底部。
(費特曼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