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金行情啟動

20120203 資金行情啟動,台股一波漲到底
去年以來融資餘額大減1,500億元,加速這波反彈速度。

元月買生醫?

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

5大企業CEO看物聯網未來



2015-05-11 Web only 作者:陳良榕、鄧凱元

5大企業CEO看物聯網未來 圖片來源:江小A
  張忠謀口中的下一件大事:物聯網,已是眼前唯一大事。

物聯網對產業生態將發生甚麼樣關鍵性的改變?而5大企業CEO,他們又是如何看待物聯網?

自從去年3月,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一場演講裡宣布,「物聯網是下一件大事(big thing)。」

這個生澀的科技名詞,頓時成為台灣科技業,甚至所有產業的轉型希望。

整個2014年,也因此變成「物聯網年」。

多數《天下》2000大企業的CEO,都曾在各類公開場合,在媒體、分析師的追問下,談論自家的物聯網佈局。

其實,看好需求強勁的中國以及東協市場,「物聯網」加上「整廠輸出」,正是台灣產業醞釀中的一套新商業模式。

例如,全長2300公里的越南「國道一號」,將整套移植台灣的ETC收費系統。

由遠通電收輔導越南當地業者裝設,預計最快今年底完工。

採用的資訊設備——上千套工業電腦,則全數由台灣ETC的原始包商研華電腦提供。

「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物聯網應用,那些什麼穿戴式裝置都是小case,」研華總經理何春盛說。

世界第一大工業電腦公司研華,近幾年的業務範疇,早就跳脫傳統印象的售票機、提款機。它的新角色更大、更複雜,是幫各行各業實現物聯網夢。

今年1月,總統馬英九到研華的林口新總部參觀時,研華董事長劉克振當場建言,希望政府能夠育成中大型系統整合公司,打造物聯網經濟的「台積電」。

這是過去幾年間,研華在世界各地征戰的深刻體悟。當各大廠、各城市都要打造「智慧工廠」、「智慧城市」時,新加坡、韓國各有國家級的系統整合商肩負重任,並與研華這類的工業電腦公司合作,而台灣卻缺乏夠規模的系統整合商。
「有計劃地育成系統商,可以成為台灣未來在物聯網發展上的最大優勢,」劉克振指出。

未來誰最賺? 

今年3月,張忠謀演講時的第2個物聯網預言是:「物聯網產業最賺的公司不會是半導體公司,而是能夠整合整個系統的公司。」

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統計,2014年,全球科技業共有140億美元的物聯網相關併購,從2013年的20億美元暴增600%。「其中大多數都是成熟科技公司想要取得連線、資料分析的能力……想要投入物聯網領域,便採取買小公司的捷徑,」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報告中解釋。



張忠謀的第3個物聯網預言是:物聯網將用到微機電
(MEMS)、影像(imagery)等不同的感測器,去執行測量溫度、偵測環境等功能,「因此上述感測器相關技術,也是半導體公司要脫穎而出所必須掌握的技術。」

能感測輕微的移動、旋轉等動態變化的微機電感測器,未來物聯網相關用途廣泛,但技術難度極高。

放棄「追大單」 少量多樣成為「新常態」

劉克振曾經為文指出,物聯網發展初期,以「少量多樣」為主,向來習慣「追大單」的台灣廠商,「從心態、組織,和實際經營面如何調節或因應,……將是台灣業者最先要克服的門檻之一。」

例如,研華去年357億元的營收,出自20萬筆訂單。「我們最大客戶只佔年營收4%,每筆收入都是小訂單一筆一筆出來的,」何春盛說。

一家台灣IC設計大廠便因此嘗到苦頭。該公司推出的物聯網解決方案,每個客戶出貨量都極有限。「那樣很累,根本賺不到錢,」該公司一位高階主管搖著頭,「商業模式一定要改變。」

張忠謀更指出,物聯網會是一個「相當美麗的新世界」,但也存在許多挑戰。無法克服這些挑戰的公司,「就會成為低成長、甚至負成長的公司。」

但若能在科技變局中,身先士卒迎接挑戰,便有機會成為新贏家。研華和矽創都是最佳例子。

而在科技業之外的其他產業領域,物聯網也同時帶來機會與挑戰。包括西門子、富豪汽車等老字號公司,都靠著領先擁抱物聯網科技,成功推出新服務模式,在這一場科技變革,搶佔先局。

↑ 5大企業CEO如何看物聯網的未來? (點一下放大
本文未完,更多更深入的精彩報導,請見《天下雜誌》572期
【天下每日報其他文章】
1. 5大企業CEO看物聯網未來 
2. 「肥咖條款」發酵! 拒當美國人 6年增加15倍 
3. 啟發孩子創意 學校應該做5件危險的事 
4. 日股再戰兩萬點 這次不一樣 
5. 房市拋售潮? 張盛和:支持上調房地合一稅 
6. 未來飛機 像隻長了翅膀的比目魚 
7. 吃水果減肥 可能愈減愈肥 
8. 錢多也沒用 員工要的是尊重 
9. 購買,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投票 
10.珍惜他人的「怪」,因為那是一顆「聖心」! 
>>立即訂閱天下每日報,每天精選10則當天你應該知道的重要新聞!
 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67589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